常言道,“一分钱难倒英雄汉”,意思是再有能力的人,有时候也会因为小钱、小困难而陷入困境。可这句话在吴忠市并不“灵光”,不信请看:
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高文强毕业后,一心想在家乡开诊所服务乡亲,但购置设备、租场地等资金难题一度让他举步维艰。关键时刻,吴忠市创业担保贷款就像一场“及时雨”,为他送来了启动资金。随后,门诊业务越来越好,急需扩大规模、提升服务的高文强再次遇到资金难题。幸运的是,凭着良好信誉和规范经营,符合二次申请条件的他再次获批贷款,成功引进先进设备,完成门诊升级改造,大大方便了周边群众看病就医。
高文强的经历,正是吴忠市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惠利群众的生动缩影。今年以来,该市已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.8亿元、培育1872个创业实体、创造2913个新岗位、带动8320人就业……上千名“高文强”因此成功创业,近万名群众有了工作、无数群众生活更加方便。这项立足就业创业的政策,不仅为逐梦人“贷”来曙光,还“贷”来了稳增长、促发展的强大动力。
其实,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在全国来看并无特殊,相比而言,吴忠市的过人之处就在于“创新优化”:当其他地方创业者常因各种问题被拒之门外时,该市却不断调整政策,将个人贷款额度从20万元提至30万元,小微企业贷款上限升至400万元,并通过实地走访严格审核,确保每一笔贷款都能公平、精准地发放到真正的创业者手中。更可贵的是,政策没有止步于“给钱”,而是通过“创业贷款+创业培训+创业孵化”“组合拳”,将资金支持与能力建设深度融合,实现了创业服务一体化,大大提高了自主创业的成功率。
一样的惠民政策,不一样的惠民效应。透过“吴忠探索”可以发现,在推动政策落地过程中,当地并没有墨守成规、原地踏步,而是针对贷款难、技术缺等现实问题,将金融支持、能力培养、生态营造等无缝衔接,形成“扶上马再送一程”的帮扶闭环,最终让一颗颗创业种子长成就业“林荫”。这也说明,许多时候,惠民政策落实落地虽规范严格、程序复杂、问题频出,但只要秉持为民初心,以问题为导向,以利民为目标,多一些科学调整、多一些大胆创新,效果就会大不一样。
一花独放不是春。如今,各地经济发展都会面临诸多挑战,就业市场也压力颇大。如果有更多城市能像吴忠市这样,拿出治理智慧和责任担当,以创业者需求为中心重构服务链条,千方百计解决好不会贷、不敢贷、不能贷等突出问题,让包括就业创业在内的众多民生政策惠民利民更便民,何愁不会出现更多“高文强”?又何愁不能以更多创新举措诠释“人民至上”?(虎 权)